山东金融与文化产业共舞中国艺术鉴赏网上演绎古今交融的华章
山东金融与文化产业联袂起舞,中国艺术鉴赏网上演绎古今交融的华章
在2006年,当时的山东文化产业仅实现增加值604.4亿元,而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翻了两番,达到2720亿元。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指出,这六年的时间里,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了两倍,其中金融业功不可没。
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山东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具体信贷政策为支撑这一成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记者从部分驻鲁金融机构了解到,一些银行都制定了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或指导意见,将其列入重点支持行业。例如国家开发银行制定的《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设定了中远期目标(2013—2015年),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创新授信评审,以及探索和总结支持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以实现分行在该领域业务快速增长。
中国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中国建设银行等也纷纷提出明确具体的行业信贷政策。比如工商银行明确要积极支持列入省政府重点规划的文艺园区或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农业银行则针对影视动漫管理办法,对满足条件的影视动漫客户实行分层次管理,并且对于优先支持类客户实行名单管理。此外,还有专门针对济南、青岛地区大型骨干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提出了扶持计划。
为了促进差异化授信服务,在各个领域,如文艺演出、影视制作、新闻出版、旅游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为应对电视剧制作发行单位需求,一家银行政策性地向一家电视剧公司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贷款,以此作为拍摄精品电视剧所需资金,同时还承诺给予30亿元人民币意向书以支撑其青岛四方影视基地建设。而对于农村信用社,则因地制宜,为具有广阔市场和发展潜力的工艺品企业及民间文艺团体提供信贷支持。
除了这些直接财务上的援助之外,还有一种合作方式,即创新合作方式促进发展。在当前阶段,由于部分小型企业无法满足新兴要求,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为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该“互利共赢”的关系也是双方共同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比如通过银企联合推荐文件,或是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以及推动专业担保机构成立等方法,都被认为可以帮助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推动未来更好发展。
截至到12月末时,全省范围内,有87.88亿余元投资于娱乐业,而相较于去年底增加25.02亿,是同比增长39.8%,高于全省其他部门增速25.6个百分点。这表明当下的经济环境已经为这项工业带来了显著成效,并且将继续保持这个趋势。此外,由李国琳领导下的人们正在努力引导专项资金和基金进行合理流通,以最大限度发挥它们作用,为整个地区带来更多机遇,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得到提升,也使得它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