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 香花美人主题领衔现代艺术秋拍

  • 花语故事
  • 2024年11月22日
  • 鲜花绽放之际,美人婀娜而至,花香四溢。无论在西方或东方艺术史中,香花与美人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凸显了生命之美、自然之灵动以及人性的多样面貌。今秋十月,苏富比以「香花美人」为核心主题,诚献一系列亚、欧现代艺术大师瑰丽绚烂的肖像与静物杰作,与观者共同欣赏和珍爱香花美人的存在! 马克・夏加尔《马戏团》 油画蛋彩画布,1970年作,65.1 x 75 公分 估价:12,000,000 - 18

苏富比 香花美人主题领衔现代艺术秋拍

鲜花绽放之际,美人婀娜而至,花香四溢。无论在西方或东方艺术史中,香花与美人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凸显了生命之美、自然之灵动以及人性的多样面貌。今秋十月,苏富比以「香花美人」为核心主题,诚献一系列亚、欧现代艺术大师瑰丽绚烂的肖像与静物杰作,与观者共同欣赏和珍爱香花美人的存在!

马克・夏加尔《马戏团》

油画蛋彩画布,1970年作,65.1 x 75 公分

估价:12,000,000 - 18,000,000 港元

马戏团是出生于白俄罗斯的画家马克・夏加尔艺术生涯中最广为人知的主题之一。夏加尔对马戏团的钟爱,源自他在维捷布斯克的童年生活;他曾在年幼时看到马戏团的杂技人穿梭的小镇街道,令他一见难忘。他在1926年至1930年创作出名为「沃拉尔的马戏团」的系列作品,并将此主题延伸至毕生的艺术创作中,《马戏团》便是以此为主题的杰构之一。

本作采用鸟瞰视角,囊括了夏加尔最典型的画作主题,包括出自魔法寓言故事的动物、欢乐的音乐家、纷纷起舞的小丑、杂技人和空中飞人等。它们各据一方,在不同空间漂浮着,就如马戏团本身,违背了传统的构图法则和地心吸力定理。《马戏团》展现了夏加尔对色彩的高超造诣,画面以迷人的朱红色调为主,缀以一抹抹和紫色;夏加尔再用其标志性的蓝色颜料勾勒画中人物。色彩之多和鲜艳,令画作更显欢快。《马戏团》集想象力、欢乐和神奇于一身,是夏加尔其中一幅最典型且切题,充满动感的作品。

马克・夏加尔《家乡的鲜花》

油画画布,1965年作,55 x 46.5 公分

估价:6,500,000 -10,000,000 港元

本场现代艺术晚拍中另一夏加尔作品便是《家乡的鲜花》。此作创作于1965年,此时,马克・夏加尔已是国际家喻户晓的艺术家,不仅在世界各地举办个展,更是接连受邀创作不少大型公众艺术,包括巴黎歌剧院的天花壁画以及耶路撒冷阿贝尔犹太教堂的彩色玻璃窗。这一系列创新的作品使得夏加尔对色彩有了新的领悟,因此在他1960年代的油画作品中,色彩得到了极大的突破,《家乡的鲜花》即是创作于此时期的杰构之一。夏加尔采用经典的红、黄、蓝三色创造出一幅和谐的构图,更用捧花男子、盛开的花束,羊等经典元素构造出一个如梦如幻的浪漫世界。画作中的村落让人联想到夏加尔的故乡维捷布斯克,让人在沉醉于夏加尔特有的浪漫氛围时,亦体验到对故乡的思念。

陈逸飞《开幕夜》

油画画布,1989年作,76 x 51 公分

估价 6,000,000 - 8,000,000 港元

陈逸飞自幼对音乐充满热爱,并且学习小提琴。此外,他的童年经历包括随母亲参加教堂礼拜,教堂中神秘庄严的圣像、空灵和谐的歌声以及神圣的光影变化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中,80年代初,他开始创作一系列以音乐为题的肖像作品,运用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和极具现代性的画面构图,呈现出多位优雅而知性的现代音乐家形象。在这些作品中,陈逸飞以演奏者、单簧管家、钢琴家、小提琴家等元素作为主题,将音乐家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开幕夜》中,陈逸飞选择了一位女性演奏者形象,精致的面庞、亮丽的秀发、白皙的皮肤和专注的表情,使人物仿佛即将走出画面、与观者直接对话;抽取手上的乐器则使画面同音乐产生微妙呼应,并且统一人物没有在阴影中使用,从而赋予了黑色背景无限的空间想象力。

《开幕夜》在1989年展出于东京西武百货的《陈逸飞》个展之中,并收录在图录之中。

陈逸飞《清赏》

油画画布,120 x 100 公分

估价:3,000,000 - 5,000,000 港元

而与《开幕夜》中神秘的乐手截然不同的,便是陈逸飞另一人像佳作《请赏》中的古典仕女。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写实油画亦从80年代的伤痕风格陡然一转,开始发展古典题材,陈逸飞在90年开创的「上海旧梦」系列主要描绘穿着旗袍及古典服饰的东方女性,《清赏》即为此系列之经典呈现。本作画面线条柔和,构图饱满,色彩和谐而且造型严谨,展现陈逸飞扎实的写实功底。

画中美女流露高贵知性的温柔气息,眉宇间若有所思的细致神绪,皆是陈逸飞对于女性之美,源自点滴累积之修养的极致体现。画题《清赏》释义清标可赏,意指幽雅的景致,或文人精巧雅致的清玩之物,如金石、书画等;引以观赏本画,则不难推想陈逸飞为作品赋予双重意涵:既写画中仕女养鸟玩笼之态,亦隐藏艺术家为眼前女子的绰约妩媚所吸引之深意。艺术家将「清赏」之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细味之下犹可悟出意中有象,而象中有意。

《清赏》曾在2006年展出于香港抱趣堂当代艺术馆的〈灵性的呼唤〉展览,并著录于图录之中。

枚中栨(梅忠恕)《橙衣女子》

油画画布,1937年作,73 x 59 公分

估价:3,500,000 - 5,500,000港元

若谈起越南现代艺术家枚中栨的作品,观众们更为熟悉的均是他的绢本作品,然而艺术家最早期的作品中涵盖许多出色的油画作品,其写实逼真程度令人惊艳,展示出他驾驭这种西方油画的超卓能力。这些早期油画属艺术家全部作品中最稀有的创作,而《橙衣女子》便是其中一幅。画中女士身穿的传统奥黛,她的妆容和红色指甲显得端庄正式,散发出权威和自信的气场。在法属中南半岛迈入现代化的时期,女性在西方风格的影响下,开始穿着颜色更鲜艳的奥黛。女子身上奥黛的橙色亦是艺术家早期肖像油画中出现过最明亮的颜色,衬托出女子端庄稳重的氛围。

席德进《洋女》

油画画布,1970年作,90 x 71.7 公分

估价:1,500,000 - 3,000,000 港元

1960年始,席德进描绘人像的技艺已臻成熟之境,无论是色彩运用还是人物神态的描绘,皆表现出细腻而精准的特点。许多来自驻华大使团、影视明星界、文学艺术领域的杰出人物皆曾荣耀成为席德进肖像画中的主角,其声名一时传颂。席德进在1962年至1966年期间赴美,期间正处于普普艺术、欧普艺术与硬边艺术风潮的兴起。在《洋女》中,席德进运用了现代主义和抽象主义的构图手法:他以简化明亮的红色和橘色,以及扁平的形状来营造背景的平面感和抽象性,展现出西方硬边绘画的特色。

本作中,可见一位气质高雅的金发女子端坐其中,她的金发垂落在肩膀上,凸显出她修长的轮廓和镇定的神情。她明亮澄澈的双眼聚焦某个方向,仿佛在沉思某事。除了面部轮廓和五官仍然是清晰可见的形象外,女子身上灰白和土彩的连衣裙也极具抽象元素。而她时尚的无袖洋装和卷发造型则呼应了60、70年代西方时尚的潮流,完美地捕捉了当时的时代记忆。可见艺术家完美地平衡了极简的抽象风格和细致的具象风格。因此,席德进成为二十世纪中期所少见肖像画结合以抽象艺术之艺术家。

《洋女》著录于一九九四年出版的《席德进纪念全集II 油画》,并曾在2020年展出于台北艺术家个展《席德进:凝视》之中,是艺术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黎谱,《少女们与水果》

油画绢本,87 x 115 公分

估价:1,800,000 – 2,800,000 港元

《少女们与水果》出自黎谱画家「芬尼时期」的早期,这时期取名自从1963年起代理黎谱及武高谈的威利・芬利画廊,此时期一直持续至其生命尽头,概括了他一生的艺术巅峰。黎谱大部分「芬利时期」的作品都以油画画布为媒材,但此作是在绢本上绘制的,诞生于黎谱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黎谱较多尝试以较厚的厚涂颜料、偏向印象派的笔触及较明亮的颜色创作油画绢本。

《少女们与水果》主角是两位身着橙色长袍的女子,正靠在桌上交谈,桌上放着一瓶鲜花、一个水壶和一盘水果。黎谱将象征富足繁荣的花朵与丰富水果放在前景,从门口可以看到室外远处郁郁葱葱的花园,巧妙地为构图注入深度。

黎谱与《少女们与水果》合照

《少女们与水果》曾出现在黎谱的著名的肖像照片之中,在其作品中极具代表性与辨识度。在相中,黎谱身穿西装,打着领结,戴着厚厚的眼镜,手持调色板和画笔,直视镜头,是艺术家最为传奇的一张黑白照。这幅引人注目的肖像极具代表性,概括了他显赫的职业生涯。

安德烈・布拉吉利《香黛尔与玫瑰花束》

油画画布,1990年作,130 x 89 公分

估价:700,000 - 1,200,000 港元

法国艺术家安德烈・布拉吉利于1954年赴罗马美第奇公馆进一步深造,在其花园中邂逅他一生的缪斯女神香黛尔;自此,爱妻香黛尔便是布拉吉利连续不断的灵感源泉。《香黛尔与玫瑰花束》是布拉吉利一件极富代表性之佳作,将艺术家经典的人物肖像与花卉组合,是描绘香黛尔作品中的一件上乘之作。布拉吉利的构图和色彩以简约的粉色与白色调为主:香黛尔一袭白裙与白色花瓶相呼应,大簇粉红玫瑰映出熠熠生机,粉白色相间的背景为画面创造独特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他用轻盈的笔触和流淌色彩跨越了油画媒介,渲染出水彩般自由韵致,从而使作品超越了真实,带出一种诗意与和谐美,尽显浪漫主义强调内在情感与想象的传达,实为珍罕之作。

张荔英《椰子和辣椒》

油画画布,1973年作,61 x 50.3 公分

估价待询

若提起以静物作画的现代艺术家,便不得不提华人女性艺术家张荔英的作品。张荔英的静物画栩栩如生,满含吉祥意义,备受藏家喜爱;本次首登拍场的《椰子和辣椒》便是艺术家静物佳作之一。张荔英移居马来亚后,受当地的热带水果启发,常常以此题材绘画。她挑选了椰子,和辣椒、蒜、葱等常见的亚洲食材入画,将它们放置桌上,仿佛预示着一顿家常菜的开始。张荔英的静物画往往充满象征意义:在中文里,「椰子」的发音与「爷子」(爷爷和孙子)相同,因此也象征着团圆,而辣椒则有着火热、热情的含义,展露出画中吉祥的寓意。《椰子和辣椒》创作于1973年,展现出艺术家晚年作品中常见的强烈明亮用色, 包括亮绿色,橙色的椰子,鲜红的辣椒和紫色的葱,构造出一副鲜艳生动的构图。此作曾展出于1985年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举办的张荔英回顾展中,更被用作于展览图录封底,可见此作对张荔英艺术生涯的重要性。

廖继春《花》

油画画布,1970年作,52.5 x 45 公分

估价:2,000,000 - 4,000,000 港元

廖继春在1924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接受结合印象派、后期印象派以及野兽派为主的油画训练,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返回以教学与创作推动油画发展;并自1946年起执教台北师范学院,终身为现代华人艺术发展做出贡献。廖继春的作品以极具生命力的强烈色彩著称。艺术家在本土艺术文化,及野兽派艺术的影响下,对蓝、红、绿、黄等艳丽的色彩情有独钟。《花》便以红、蓝、绿为主色,并以加以点缀,在颜色的相称相映下,造就一幅充满跃动感的立体构图。花卉静物是廖继春创作生涯中常现的经典主题,在不同时期的花卉作品各有不同韵味。与艺术家早期写实风格的花卉作品相比,本作的笔触及用色都更加自由奔放,作品的主旨亦不再是描绘花卉的真实形象,而是借花的神韵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感受。

《花》著录于2016年出版的《世纪藏春:廖继春全集》,以及1994年出版的《美术欣赏》,此作更是被用于封面,弥足珍贵

児岛善三郎《大丽花》

油画画布,1956年作,60.6 x 45.5 公分

估价:300,000 - 600,000港元

児岛善三郎在1920年代在旅法学习西方绘画后,将西方艺术的形、色、以及立体感与日本的传统美学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现代「日本油画」艺术风格,为日本的现代艺术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因此,他亦被认作是日本现代艺术的先驱者。艺术家在1951年后移居东京荻漥,他此时期的创作主题以花、静物和人像为主;他的创作风格亦开始探索和追寻立体表现和平面表现对比之间所产生的不稳定的美。

《大丽花》正是此时期代表性的作品:花瓶中盛放的大丽花静立于红色背景前,描绘出一幅充滿生命力的景象。児岛善三郎在創作此画时以鲜艳的颜色为主色,并减少了阴影的使用,突显整体构图的平面感以及强烈颜色对比,并加入了日本石器时代绳文时代(Jomon Period)的美学元素。《大丽花》中桌布上的花纹,以及花卉、花瓶和桌布上大胆的黑边,都呼应了绳文时期陶器上独特的图案,为此画添加跨越时空的永恒美感。

精选雕塑作品

巴布罗・毕加索《音乐家》

铜雕,45 x 14 x 11 公分,1961年于戛纳铸造

估价:4,500,000 – 6,500,000 港元

在1960至1961年期间,巴布罗·毕加索创作了逾120件雕塑作品,《音乐家》便是此创作高峰期的亮点之一。此时期毕加索对金属板雕塑十分着迷,因此在《音乐家》中可见此时期艺术家雕塑作品中标志性的平面特征,让人回想起艺术家立体主义时期用纸板创作的作品。本作描绘一个正在吹喇叭的人,人物形象清晰可见,但其面部和身体的特征却十分简单,近乎抽象,仿佛是中走出的人物,极富风趣俏皮的特征。

亨利・摩尔《四分之三人物:线条》

铜雕,高度:82.6公分,1980年作

估价:1,800,000 – 2,800,000 港元

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以其受和自然形态启发的半抽象纪念性青铜雕塑而闻名。他开创了雕塑创造的全新视角,而他的雕塑在今日仍然启发着无数现、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四分之三人物:线条》体现出艺术家对人形和空间的前卫诠释,此风格改变了现代雕塑的概念,并定格亨利・摩尔日后数十年的创作风格。亨利・摩尔曾说过:「有三种基本姿势。一个站着,一个坐着,第三个躺着。」相对艺术家著名的侧卧人像雕塑,站立姿势的雕塑对重量的分布和平衡更具挑战性。本作中艺术家利用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为雕塑注入有机的力量,挑战人形和抽象之间的平衡。

朱铭《太极:玉女穿梭》

木雕,89 x 78 x 68 公分,1976年作

估价:2,400,000 – 4,500,000港元

一代雕塑大师朱铭于今年初与世长辞,享寿85岁。回顾其七十年来创作不懈的传奇人生,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太极系列」,广受博物馆和机构的珍藏。木雕是朱铭最早使用的媒材,《太极—玉女穿梭》便为个中经典代表。初期的「太极系列」,都是单人单件的创作,从个体的肢体动态中展现太极的力量与气韵。大师选择木材作为表达太极系列的媒材,可说是把形式与主题高度统一的艺术深思。这件作品以原木为素材,保留了天然的纹理、质感、枝节和刻痕,完美地展现了动态能量的多变性,同时与大自然环境产生共鸣。

武高谈《两位少女》

红陶,44 x 24.5 x 28 公分,1939年作

估价:1,300,000 – 2,000,000 港元

越南艺术家武高谈擅于描绘妇孺置身花园中的浪漫场景,或男人骑马的梦幻画面,但其实雕塑才是他的本业。武高谈在1926年进入河内美术学院学习后,便在建模与对三维空间的理解方面拥有极其出色的天赋。《两位少女》便是武高谈以红陶雕塑形式展现他对人物造型、形象和触感的杰作。本作描绘两位相依的少女,身姿优雅,动作亲昵,表现出艺术家以雕塑铸造感性氛围的高超技艺。武高谈的红陶雕塑武高谈不用模具,全凭手工制作,从本作中人物柔和细腻的线条,可见艺术家双手细致的触感。武高谈的每红陶作品都独一无二,现存艺术家的红陶雕塑已所剩无几,仅有约35件曾在拍卖会上出现,在艺术家所有拍卖作品中占不到3%,《两位少女》实为难得可贵之作。

任哲《雨霁》

不锈钢雕,203 x 89 x 120 公分,2020年作

估价:1,000,000 – 2,000,000 港元

“潮落花飞,晴雨初霁,远山青影,泗水南流。武士独行于江风细雨之中,闻市井喧嚣,见风起樱落,却不为尘世所扰,依旧保持内心平静。

独行者从不畏惧孤独,因人的一生注定是一场自在独行的修为——孤独与自在

相容,平凡与脱颖共生。

识天地之大、人生之苦,不以物喜,更不为尘世浮华而忧。如风穿竹,如云飞渡;

寄情四海,十年江梦。

真正的洒脱,源自内心的自在安宁。”——任哲

拍卖详情

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

现代艺术晚间拍卖10月5日

现代艺术日间拍卖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