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佳包浆秘诀揭秘美味之道
任何物品使用时间久了或者长期搁置不用都会使其变旧的,即使这个物品没有坏,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它的老旧,因为时间长久了材质表面就会发生些许变化。本以为玩物都是这样的,但人们专门为一些艺术品、工艺品等有文化内涵的物品所发生的这种变化起了一个专有名词“包浆”,从而又去推崇、追求这种质感,最后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包浆”是如何形成的?
1.紫砂表面的物理变化:外界对紫砂表面的研磨、抛光、冲刷。
2.紫砂表面的化学变化:外界物质和紫砂表层相互作用,紫砂表面所发生的氧化、腐蚀等化学反应。
3.外界物质的残留及其物理、化学变化:诸多无机物、有机物的细小颗粒残留在紫砂表面,自身又同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这三种变化交叉进行,相辅相成,时间久了,最后紫砂的表面的质感就获得改变,产生了所谓的“包浆”。
除了正常使用,刻意的人为方式也可以加速某些方面的变化,但必会与正常使用产生结果存在差异。虽然最后也可以获得某种“包浆”,但和正常使用产生的一般来说还是存在观感上的区别。
人们为什么追求包浆?
其一是市场和文化领域对艺术品价值判断原则从来都是“老比新的好”,进而衍生出来的一种价值认定原则,就认为有过时且带有一定的修饰痕迹就显得更加珍贵。
其二是即便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时间就是金钱——对于那些渴望体验历史沉淀效应的人来说,“带时光印记”的茶壶尤显珍贵。
其三是在人心深处,那些经过年华沧桑后被赋予故事与情感的小东西总能给人一种特别温馨的心理慰藉,这也是人们追求这些曾经拥有历史气息之事的一个原因。
怎样正确看待包浆?
当我们谈论美好,不应该只停留在眼前的短暂美丽,而应当考虑那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因此,“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但有些时候我们的追求可能偏离真正意义上的‘美’。为什么要追求那种通过强行去创造出来或模仿自然过程中的随着时间流逝逐渐积累起来的地道魅力呢?
这是人类共同构建出审美趋向,它们并不完全代表着绝对真实。当所有人都盲目地追捧那些已经被岁月洗礼过并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复杂的事物时,一系列荒谬甚至病态行为开始浮现,比如为了制造特定的装饰效果而故意损害茶壶,从而让原本精致优雅的地方变得粗糙失色。
然而,无论如何,一根筋式地摩擦或冲刷茶壶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它们本身独有的性价比,并且增加破裂几率,是一种既不经济也不恰当的手段。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尊重与爱护,以免因为一时冲动导致宝贵作品受损。
所以说,“包浆”的真正价值来自于悠长岁月以及自然规律下的演变,而不是强迫改造或刻意打磨。这正如我们享受生活中最纯粹乐趣一样,当你能够静心慢慢享受每一次杯香味,你将发现那个平凡却充满个性的、“生皮”状态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也最值得珍藏。而这样自然形成的心情,就像是空气中的淡淡香气,与众不同,却又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