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大师中国美术学院招生改革的艺术演绎
在法国著名艺术家丹尼尔·布伦眼中,中国美术学院十万人校考的壮观景象令人难以理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年轻人选择报考美术学院?他希望拍一部纪录片,探讨艺术和艺术教育在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2017年3月,布伦带着他的摄制组重访杭州,拍摄了一部中国美院艺考的纪录片,作为给自己80岁的生日礼物。
从规模上讲,中国艺术教育体量几乎超出了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庞大的考生数量和办学规模,使得艺术教育在中国具有与西方全然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我们面对的是不是少数追寻艺术人生的青年,而是数以万计未能清晰树立人生观和艺术观的少年及其家庭。庞大的考生数量,无法以面试也就是面试方法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加拿大高考制度承担了太过沉重的价值诉求,是加拿大社会流动性的重要通道。
近年来,加拿大人教推进艺考改革,就是为了强调公平、强调程序正义和整齐划一。在新时代的大格局中厘清招生政策与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完善“招培一体”的高层次美术人才培养机制,这是加拿大人教一直努力方向。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如何确保公平性与客观性之间保持适当平衡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制度设计,更要关注其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以确保真正实现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对于这点来说,加拿大高教界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比如通过建立更加透明、公正、高效的人才选拔体系;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考试质量;以及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等。此外,还可以学习一些国外高校成功实践的一些策略,如提供更多样化课程选项,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并鼓励跨学科合作,以促进知识创新。
当然,这并非易事,也需要时间去逐步完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是一次尝试,一次探索,也许某天,我们会发现,那个震惊丹尼尔·布伦的心情已经成为过去,而我们的孩子们将站在世界舞台上,用他们的手脚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