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黄河母亲被山寨侵蚀中国5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脉络

  • 送花艺术
  • 2025年02月13日
  • 7年前,我雕塑《黄河母亲》的作品曾经面临过侵权案件,最终我赢得了这场官司,仿制的雕像被销毁。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过去的7年里,山东滨州和山西大宁竟然又出现了两座模仿我的《黄河母亲》雕像。我决定要与这两地的侵权者进行法律行动。 城市中不断重复出现在这些仿制品背后,是城市文化趋同、缺失个性的问题。它们不仅盗用了我的作品,还损害了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2009年底

雕塑黄河母亲被山寨侵蚀中国5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脉络

7年前,我雕塑《黄河母亲》的作品曾经面临过侵权案件,最终我赢得了这场官司,仿制的雕像被销毁。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过去的7年里,山东滨州和山西大宁竟然又出现了两座模仿我的《黄河母亲》雕像。我决定要与这两地的侵权者进行法律行动。

城市中不断重复出现在这些仿制品背后,是城市文化趋同、缺失个性的问题。它们不仅盗用了我的作品,还损害了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2009年底,我在网上看到山东省滨州市渤海十八路建成了一个比兰州正版《黄河母亲》更大的版本,这使我感到非常愤怒。此外,在山西省大宁县南山公园也发现了一座相同的雕塑,它们均以母亲和一男婴为主题,与我的原作如出一辙,但在制作过程中从未得到我的许可,这明显是侵权行为。

我创作的《黄河母亲》于1986年在兰州建立,并于1987年获得“全国首届城雕优秀奖”。今年4月,它再次获得了“新中国城市雕像建设成就奖”。

作为“城市名片”,城中的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其独特性。我认为,《黄河母亲》已经成为兰州的一部分,其意义远超过简单地模仿它。然而,不幸的是,最近出现的问题表明,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艺术作品免受盗版侵犯。

朱凡主任指出,近期盗版事件频发,如潘鹤先生为深圳设计的《开荒牛》,在国内已经遍布各地。这不仅对原创作者造成伤害,也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大宁县政府致歉并提出解决方案,但我坚持认为,“这是不是通过道歉和赔偿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要求拆除所有非法复制品,因为即使它们做得再好,也不能提升我们生活环境的文化水平或给城市带来任何积极价值。

吴为山主任同意这一点,他提到:“我们今天强调向西方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照搬他人的模式。”他建议,每个城市都应强调其自身特色,而不是盲目追求普遍性的建筑风格。他还批评说,一些市政部门对于公共艺术项目缺乏基本法律意识,对此类项目持有惯性思维,即便他们知道这是为了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他们依然不会采取行动来保护原创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660个城镇中,有将近100万球形结构被创建出来,其中一些甚至是在没有考虑周围环境的情况下完成。在吴为山看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理且浪费资源,只会导致人们对这种重复无聊、缺乏精神内涵的公共艺术失去兴趣。而真正有意义的地标应该能够激发情感、引导灵魂,并提供审美上的愉悦体验,而不是单纯满足当地官员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