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烧制温度之谜在哪里可以学到这门古老的技艺

  • 对象送花
  • 2025年02月22日
  • (1)常温至200℃,紫砂坯体脱水阶段,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去除坯体内的机械结合水。我们知道100℃为水的沸点,当窑温升至105℃时,坯体内大量水分开始蒸发。在此温度下应保温30分钟,以确保有效而全面的排除水分。如果升温过快,可能导致坯体开裂或炸裂,因此必须缓慢升温。 (2)从200℃到500℃,是紫砂坯体排除结晶水的阶段。这部分结晶水与泥料中的结合水不同

紫砂壶烧制温度之谜在哪里可以学到这门古老的技艺

(1)常温至200℃,紫砂坯体脱水阶段,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去除坯体内的机械结合水。我们知道100℃为水的沸点,当窑温升至105℃时,坯体内大量水分开始蒸发。在此温度下应保温30分钟,以确保有效而全面的排除水分。如果升温过快,可能导致坯体开裂或炸裂,因此必须缓慢升温。

(2)从200℃到500℃,是紫砂坯体排除结晶水的阶段。这部分结晶水与泥料中的结合水不同,它们只能在450℃到500℃之间被分解出Al2O3•2SiO2 •2H20(高岭土)。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只需进行平稳且正常的升温即可。

(3)从500°C到600°C是石英晶型转变的一段关键时间。当石英(即SiO2)在573°C时,从β-Si02—〉α-SiO2,其体积增加了0.84%。由于紫砂泥料含有大量的SiO2成分,特别是在段泥(本山绿)中含量更大,这一阶段烧成操作尤其需要小心。虽然整个反应过程非常迅速,但只需短短几分钟时间,但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坯体开裂。因此,在这一时间段必须确保窑内温度均匀,并尽可能减少窑内各处的温差,这对于结果至关重要。

(4)从600°C到1050°C,是氧化分解阶段。在这段时间里,碳酸盐得到分解,而氧化铁、氧化锰等着色氧化物开始显现出它们本色的特征。

(5)从1050°C到1200°C,是烧结阶段,也就是指紫泥温度。当达到这个温度后,还需要保持一定时间以减少上下部位之间的热差异。一般情况下,可以保持30分钟,然后再关闭烧嘴停止加热。

(6)从1200C°降至700C°为急冷阶段。在这一步骤中,由于制品还处于熔融状态,可以快速急冷以避免开裂。这一步骤既可以缩短整条生产线上的工作周期,又能保证制品表面光泽度良好,使得茶壶中的茶汁颜色更加鲜明和美观。

(7)最后,从700C°降至400C°是一个缓慢冷却过程。这一部分非常关键,因为它涉及到了573摄氏度下的石英晶型转换,即α-Si02—〉β-SiO2,其体积缩小了0.84%。特别是在使用含有较多本山绿片素的地质材料时,更需要格外小心,以确保窑炉内部能够进行一个均匀且缓慢的冷却过程,以防止产品因突然收缩而破碎掉。

(8)最后,从400C°降低至90C°是一个普通但又灵活的手动控制期,无论是否选择快或慢都不会对最终产品造成负面影响。此刻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所在,它只是完成整个烧制流程的一个结束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