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融与文化产业共舞中美协网站上演美丽联袂
山东金融与文化产业联袂起舞,中美协网站上演美丽联动
在2006年初步展开的山东文化产业,仅实现了604.4亿元的增加值;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猛增至2720亿元。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回顾称,在六年的时间里,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翻番。这其中,金融业功不可没。
近几年来,山东金融机构对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们通过制定具体信贷政策,为这一领域注入活力。
记者了解到,不同银行都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国家开发银行推出了《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设定了2013-2015年的目标,即通过科学规划,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创新授信评审,并探索和总结支持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以实现分行在该领域业务快速增长。中国农业银行则提出《关于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此提供专项信贷计划,并确保其业务增速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除了将文化产业列入重点支持行业范围之外,还有更多细节化的行业信贷政策被制定,如工商银行明确会积极支持已列入省政府重点规划中的影视动漫园区或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而中国农业银行则发布了《影视动漫管理办法》,实行分层次管理,将符合条件的客户分为优先支持类别和一般支持类别,对优先类别实行名单管理。此外,中国银行提出了要重点扶持济南、青岛地区的大型新闻出版传媒、广电数字传媒龙头企业。
为了保障差异化授信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一些金融机构采取了差异化策略,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发起“文艺悦民”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对包括电视剧制作发行单位在内的一系列重点领域进行营销拓展,并对相关客户提供独特融资解决方案,如对电视剧制作发行单位提供2000万元额度担保,而对于农村信用社,则因地制宜,为具有市场潜力的工艺品企业及民间文艺团体提供融资援助等等。
当前,尽管仍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比如部分企业不易满足新兴行业要求,但王俊豪认为加强银企合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以及建立专业担保机构是推进这一互利共赢关系前景所需努力方向。在未来,看似复杂的问题也许能找到更加精妙的解决之道,使得这场“联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共赢游戏。